2025年3月,全市共報告法定傳染病發(fā)病24662例,較上月同期(76768例)下降67.87%,較去年同期(55497例)下降55.56%;死亡155例(艾滋病148例、肺結(jié)核6例、狂犬病1例),較上月同期(98例)上升58.16%,較去年同期(131例)上升18.32%。
2025年3月,無甲類傳染病報告。
2025年3月,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(fā)病7842例,較上月(6931例)上升13.14%,較去年同期(11333例)下降30.80%;死亡155例,較上月同期(97例)上升59.79%,較去年同期(131例)上升18.32%;報告發(fā)病數(shù)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乙肝、肺結(jié)核、梅毒。
2025年3月,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(fā)病16820例,較上月(69837例)下降75.92%,較去年同期(44164例)下降61.91%;本月無死亡。報告發(fā)病數(shù)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流行性感冒、其它感染性腹瀉、手足口病。(注:數(shù)據(jù)來源于中國疾病預(yù)防控制信息系統(tǒng),由于年度數(shù)據(jù)為全年修訂后的統(tǒng)計,現(xiàn)在的去年同期數(shù)據(jù)與去年同期報告數(shù)據(jù)可能有變化)
附表:2025年3月重慶市法定傳染病報告發(fā)病死亡統(tǒng)計表
病名 | 發(fā)病數(shù) | 死亡數(shù) |
甲乙丙類 總計 | 24662 | 155 |
甲乙類 | 7842 | 155 |
鼠疫 | 0 | 0 |
霍亂 | 0 | 0 |
傳染性非典 | 0 | 0 |
艾滋病 | 351 | 148 |
肝 炎 | 3328 | 0 |
甲肝 | 58 | 0 |
乙肝 | 2726 | 0 |
丙肝 | 395 | 0 |
丁肝 | 1 | 0 |
戊肝 | 147 | 0 |
肝炎(未分型) | 1 | 0 |
脊灰 | 0 | 0 |
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| 0 | 0 |
麻疹 | 5 | 0 |
出血熱 | 0 | 0 |
狂犬病 | 1 | 1 |
乙腦 | 0 | 0 |
登革熱 | 0 | 0 |
炭疽 | 0 | 0 |
痢疾 | 87 | 0 |
肺結(jié)核 | 1824 | 6 |
傷寒+副傷寒 | 0 | 0 |
流腦 | 0 | 0 |
百日咳 | 183 | 0 |
白喉 | 0 | 0 |
新生兒破傷風(fēng) | 0 | 0 |
猩紅熱 | 77 | 0 |
布病 | 11 | 0 |
淋病 | 186 | 0 |
梅毒 | 1589 | 0 |
鉤體病 | 0 | 0 |
血吸蟲病 | 0 | 0 |
瘧疾 | 4 | 0 |
人感染H7N9禽流感 | 0 | 0 |
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| 196 | 0 |
猴痘 | 0 | 0 |
丙類傳染病 合計 | 16820 | 0 |
流行性感冒 | 8372 | 0 |
流行性腮腺炎 | 130 | 0 |
風(fēng)疹 | 0 | 0 |
急性出血性結(jié)膜炎 | 26 | 0 |
麻風(fēng)病 | 1 | 0 |
斑疹傷寒 | 0 | 0 |
黑熱病 | 0 | 0 |
包蟲病 | 0 | 0 |
絲蟲病 | 0 | 0 |
其它感染性腹瀉病 | 7928 | 0 |
手足口病 | 363 | 0 |
水痘 | 696 | 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