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8在线电影,3AAA|3atv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欧美_3atv在线昨日热搜

無障礙瀏覽

  • 1
  • 2
高級搜索
當(dāng)前位置:健康教育 > 疾病檢索

并殖吸蟲病

來源:重慶市疾控中心     發(fā)布日期:2020-06-22

簡稱:并殖吸蟲病,又稱肺吸蟲病  

法定傳染病類型:非法定傳染病  

感染類型:蠕蟲感染 

概述 

并殖吸蟲病是由并殖吸蟲寄生在人體內(nèi)以肺部為主的一種人獸共患性疾病。臨床表現(xiàn)有咳嗽、胸痛、鐵銹痰、咯血及游走性皮下結(jié)節(jié)。蟲體也可寄生于人體其他部位而出現(xiàn)多種復(fù)雜癥狀。 

分期或分型 

在中國能致病者可歸納為兩個類型:

1.衛(wèi)氏并殖吸蟲

是人體并殖病主要病原。衛(wèi)氏并殖吸蟲成蟲蟲體肥厚,背側(cè)稍隆起,腹面扁平。活體紅褐色,不停做伸縮運動,體型不斷變化,固定后染色蟲體在光鏡下可見體表面布滿小棘,大多為單生型。口、腹吸盤大小略同,腹吸盤約在蟲體中部。卵巢與子宮并列于腹吸盤之后,卵巢6葉,兩個睪丸分支如指狀,并列于蟲體后1/3處。卵巢類型、口、腹吸盤比例、睪丸長度比是并殖吸蟲形態(tài)鑒別重要特征。蟲卵呈橢圓形,卵蓋大且常略傾斜。

2.斯氏貍殖吸蟲

其病原是斯氏貍殖吸蟲。成蟲蟲體窄長,蟲體最寬處約在前1/3或稍后,大小為3.5~6.0mm?11.0-18.5mm,腹吸盤位于體前約1/3處,略大于口吸盤。卵巢位于腹吸盤的后側(cè),其大小及分支情況與蟲齡有密切關(guān)系,蟲齡高者分支數(shù)多,形如珊瑚。睪丸2個,左右并列,分葉數(shù)變異較大,長度占體長的1/7~1/4,甚至可達1/3。蟲卵橢圓形,大多數(shù)形狀不對稱,殼厚薄不均勻,大小平均71?48mm,在不同地區(qū)、宿主等存在一定差異。 

傳染源 

并殖吸蟲病是一種人獸共患的蠕蟲病。衛(wèi)氏并殖吸蟲病的主要傳染病是病人,其次有并畜如貓、犬、豬及病獸如野貓、虎、豹等。人感染斯氏(或四川)并殖吸蟲后,幼蟲不能在人體內(nèi)發(fā)育成熟,故保蟲宿主(貓、犬和黃鼠狼等病畜、病獸)是斯氏并殖吸蟲的重要傳染源,而病人不是傳染源。 

傳播途徑 

人主要由于生食,醉食或半生食含活囊蚴的第二中間宿主(淡水蟹、?蛄)而感染。 

潛伏期和傳染期 

發(fā)病以緩起者為多,早期癥狀又不明顯,故潛伏期不易確定,多為3?6個月,短者1個月內(nèi),長者2年以上。

人群易感性 

人群普遍易感,病后仍可再感染。但病人一般以青壯年與兒童為多,尤其是學(xué)齡兒童。 

流行特征 

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,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有病例報告。國內(nèi)約有22個省、市、自治區(qū)有該病存在。浙江和東北各省以衛(wèi)氏并殖吸蟲為主,四川、江西、云南、福建等地則以斯氏(或四川)并殖吸蟲為主。多見于丘陵地區(qū),沿山溪呈線狀分布。發(fā)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居多,男女無顯著差別。 

臨床表現(xiàn) 

1.起病多緩慢,有輕度發(fā)熱、盜汗、疲乏、食欲不振、咳嗽、胸痛及咳棕紅色果醬樣痰。

2.腹痛、腹瀉、惡心、嘔吐、排棕褐色粘稠膿血便。

3.蕁麻疹等過敏性癥狀。

4.急性肺吸蟲病起病較急驟,有高熱、毒血癥。 

5.腰痛、下肢行動困難,甚至截癱,大小便困難、失禁。 

6.胸腔積液體征,可并發(fā)胸膜增厚或膿胸。 

7.腹部可觸及囊性腫塊,腸系膜淋巴結(jié)、肝、脾、睪丸等腫大以及腹腔積液。

8.腦膜刺激征、偏盲、感覺異常或缺失、視神經(jīng)乳頭水腫。 

治療和預(yù)后 

治療原則:

1.病原治療。

2.對癥支持治療。

3.胸腔穿刺引流積液。

4.外科治療。

用藥原則:皮下包塊可在局麻下行切開術(shù),如有蟲體則可取出。慢性腦型、脊髓型患者合并壓迫癥狀時,其病變?yōu)榉腔顒有裕瑢λ幬镏委煼磻?yīng)差,可考慮手術(shù)治療。預(yù)后:本病預(yù)后良好,腦型患者只要早期治療,也可完全治愈,否則可留有后遺癥甚至死亡。 

預(yù)防 

開展衛(wèi)生宣傳教育,改變?nèi)罕娚场肷诚罚垓良耙蒙牧?xí)慣,是防止人體受感染的關(guān)鍵,徹底治療崩潰和病獸,管理好動物傳染源,不隨地吐痰及大小便,防止蟲卵入水。

 


上一篇:布魯氏菌病
下一篇:百日咳